金箔是用黃金錘成的薄片。黃金由于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,一兩(31.25克)純金可錘成萬分之一毫米厚面積為16.2平方米的金箔。黃金本質剛烈,永恒不變色、抗氧化、防潮濕、耐氧化、防變霉、防蟲咬、防輻射,使用黃金制作的金箔具有廣泛用途與生活消費。古法制金箔(古法指古代方法,以下同意)是先將金提純,再經不斷地反復敲打,敲打成面積為2.5平方厘米的金葉,爾后夾在用石油熏煉成的烏金紙里,再經6~8小時的手工錘打,使金葉成箔,面積相當于金葉的四十倍擺布,再裁成方形即成。金箔是中華民族古板做工品,源于東晉,成熟于南朝,流行于宋、齊、梁、陳各朝,今南京龍潭地區(江寧),是金箔的發源地,相傳至今已 有近1700年歷史。據考證,金箔的發明者為一位煉丹家--西晉句容人葛仙翁(名葛玄),由此也可看出金箔的劈頭與煉丹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。北京東陵慈禧陵墓銘文,就是典型的金箔制品。